腹痛、惡心、反酸,不一定是胃病!小心膽囊炎!
一.什么是膽囊炎?
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指由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(膽汁成分改變)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。
根據起病急緩,膽囊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:
1.急性膽囊炎 病因:多為膽囊內結石突然梗阻或嵌頓膽囊管引起,常在進食脂肪餐后或夜間發(fā)作。
癥狀:表現為右上腹部劇烈的絞痛或脹痛,一般為持續(xù)性,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,伴有惡心嘔吐。
2.慢性膽囊炎 病因:一般多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,絕大部分的慢性膽囊炎合并有膽囊結石。
癥狀:表現為反復發(fā)作且輕重不一的脹痛、上腹不適或鈍痛,可伴有噯氣、反酸、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癥狀。
二.哪些人易患膽囊炎?
1.肥胖人群:由于長期高脂油炸、飽餐、暴飲暴食等不良的飲食行為,容易使膽囊內膽汁的膽固醇濃度上升,以及影響膽汁的收縮,從而誘發(fā)膽囊炎。
2.40歲以上的中年人群:由于工作壓力、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,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(jié)和代謝障礙,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,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,易導致膽囊炎的發(fā)生。
3.絕經期前后的女性:由于內分泌的改變,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(jié),從而誘發(fā)膽囊炎。
因此,這些人群更應注意“腹痛”的情況,警惕是不是膽囊出了問題。
急性膽囊炎發(fā)作時,常伴有突然的腹痛、發(fā)熱等癥狀,會讓患者感到明顯不適,從而提醒患者盡快就醫(yī)。而慢性膽囊炎由于癥狀不明顯,常常被人忽視,但長此以往,可能引發(fā)急性重癥胰腺炎,甚至是膽囊癌,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突然的腹痛,應立即就醫(yī)檢查。此外,如果腹痛經常反復發(fā)作,也建議就醫(yī)時檢查是否患有膽囊炎。醫(yī)生會根據體格檢查、血象檢查、超聲、CT等影像學檢查進行確診,治療膽囊炎則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綜合情況來確定,一般包括藥物和手術治療。
三.膽囊炎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?
1、嚴格控制脂肪攝入量,如油炸食品、含油脂多的干果、動物內臟等。
2、忌食酒類、濃烈的調味品等刺激性食物。
3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防止腸道寄生蟲和細菌感染。